加入WTO以后,医药行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,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从长远看,有利于中国医药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,有利于医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知识产权保护,有利于获得中国医药发展所需的国际资源,有利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、中药、常规医疗器械产品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,也有利于中国医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体制创新,总之,有利于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。
医药行业至少会连续3年出现高速增长,医疗保障覆盖面的扩大;医保筹资水平的提升;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。新医改还会带来药品消费结构的变化,如高端专科用药增长已然确定。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下沉,城乡基层医药市场扩容明显,基本用药特别是慢性病、常见病用药市场扩容明显。因此,新医改带来的变化决定了药品消费的前景可期。
在新医改环境中,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。按照新修订GMP要求,2013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,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。血液制品、疫苗、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,否则将一律停产。通过并购重组,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,有利于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、企业产品同质化等,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。随着认证推行工作的深入开展,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“大洗牌”,2014年兼并重组或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。
所有的行业政策的发布、执行,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提升行业成熟度,更有利于管理,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,所以对于药品零售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,提升行业集中度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和管理,更方便为人民群众服务,卖好药,卖疗效,卖服务。不成熟的小药店必然会被大药店收购、或者自行淘汰。
药品零售业面临洗牌主要来自于政策导向、降价危机、成本上涨、门店饱和、电商爆发、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。给出的应对策略包括,寻求合适替代产品、尝试关联性转型、关注电商发展、资本运作顺应产业发展。